随着冬日的严寒渐渐退去,大地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便以诗词歌赋来赞美这万物复苏的季节,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长廊,一同品读25首经典古诗词,感受那份属于春天的独特韵味与情怀。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早晨的宁静与美好,鸟鸣声声,唤醒了沉睡中的世界。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笔下的柳树婆娑多姿,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装扮的少女,婀娜多姿,尽显春日风情。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将江南春天的繁华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莺歌燕舞,绿意盎然,美不胜收。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在这首诗中赞美了春雨的及时与珍贵,它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大地,为万物生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春天的美景,湖水波光粼粼,岸边草木葱郁,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借春天的景色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春风拂过,似乎也带来了一丝乡愁。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在探访友人园林未果时,却意外发现了春天的另一种美,那便是墙角的一枝红杏,透露出满园春色。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在江畔漫步时,被眼前一片花海所吸引,黄色的花朵如繁星点点,美不胜收。
《春日》- 朱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春天的特征,无论是东风还是百花,都传递着春天的气息与活力。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通过描绘江边春景,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鸭子在水中嬉戏,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发现山寺中的桃花比山下开得晚,这一现象让他惊喜不已,也为春天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采。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在清明时节,感受到了春天的细雨带来的哀愁与思念,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之情。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在滁州西涧旁,发现了春天的另一番景象,那便是幽静的小草与树上鸣叫的黄鹂,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苏溪亭》-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戴叔伦在苏溪亭上,看到了漫山遍野的青草,以及随风摇曳的栏杆,感受到了春天的蓬勃生命力。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观察到草木为了抓住春天的尾巴,竞相绽放出最绚烂的色彩,展现了春天的热烈与奔放。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崔涂在春天的傍晚,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但同时也珍惜眼前的春光。
《伤春》- 王安石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王安石原本计划在春天享受一番乐趣,却因一场春雨而未能实现,表达了对春天短暂易逝的惋惜之情。
《落絮轻沾扑绣帘》- 杜甫
“落絮轻沾扑绣帘,垂杨微动露纤腰。”杜甫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春天里那些细微的美好,如飘落的柳絮、轻摆的垂柳,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刘禹锡在这首诗中,以女子的新妆比喻春天的美丽,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锁春光的哀愁情绪。
《惜春文》- 欧阳修
“呜呼!花之飘零者,非一事也;余保护之而不得焉,悲夫!”欧阳修对春天的花朵凋零感到惋惜与悲痛,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无限留恋。
《春暮游小园》- 王淇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王淇在春天即将结束时,依然能在小园中发现新的变化与美丽,如梅花褪去残妆后换上的新装。
《春日迟迟》- 冯延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冯延巳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赞美了春天的美景与芬芳气息,让人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愉悦与舒适。
《春日偶成》- 程颢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在春天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与快乐源泉,并鼓励人们要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春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范成大描绘了春天里田野间万物复苏、竞相开放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春天作为新生季节的独特魅力。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在经历了一个没有花朵绽放的冬天后终于迎来了春天的第一抹绿色与希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