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

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

智慧旅人 2025-09-30 看科技 106 次浏览 0个评论

在现代汉语中,“束之高阁”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还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中。“束之高阁”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和历史背景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成语的含义、来源以及用法。

成语释义

束之高阁的意思是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楼阁上,比喻搁置不用或弃置不顾,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物品被束起来并置于高处,不再被使用的情景,它常用来形容那些被忽视或被遗忘的事物。

成语出处

“束之高阁”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黜免》,原文是:“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张燕公吃葡萄,并吞其皮,人问之,云:‘年老齿亡,无复细味也。’庾公为卫军参军,请曰:‘卿欲何言?’答曰:‘久不作公家语,由来对君,但道俗事。’时贤者皆以为清谈,未几而屈,故当时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簿;王、赵两头低。’”

这段文字讲述了东晋时期名士顾恺之(字长康)吃甘蔗的故事,他吃甘蔗时,总是从尾部开始吃,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吃才能渐入佳境。”后来,唐朝宰相张九龄吃葡萄时,也是连皮带肉一起吞下去,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年纪大了,牙齿不好,没有细细品味的能力了。”这些故事虽然与“束之高阁”没有直接联系,但都体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独特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成语用法

“束之高阁”通常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表示对某事物的搁置不用或弃置不顾。

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

  • 谓语:这个项目已经束之高阁很久了,一直没有得到落实。
  • 定语:那些被束之高阁的建议,现在终于得到了重视。
  • 状语:他对这个问题视而不见,仿佛一切束之高阁。

“束之高阁”还可以与其他成语或词语搭配使用,形成新的表达方式。

  • 束之高阁+问题/建议:对于那些长期被束之高阁的问题/建议,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并加以解决。
  • 束之高阁+资源/人才:我们不能让宝贵的资源/人才被束之高阁,而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束之高阁”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在他们看来,有些事物虽然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时间紧迫、条件限制等),暂时无法得到妥善处理,他们选择将这些事物暂时搁置一旁,待日后有机会再进行处理,这种态度既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远见,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无奈和妥协。

在现代社会中,“束之高阁”往往带有贬义色彩,它用来形容那些被忽视或被遗忘的事物,暗示着对这些事物的不重视和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需要注意语境和语气的选择,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他人。

“束之高阁”是一个富有哲理和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揭示了古人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和方法,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份资源和每一个机会,避免让任何有价值的事物被束之高阁而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发展的机会。

转载请注明来自360百科网,本文标题:《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06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