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诗歌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至今仍被人们传颂。《蚕妇》一诗便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劳动人民的艰辛生活,还表达了对底层民众深切同情的情感,我们将通过这篇文章来学习并欣赏这首古诗,同时附上其拼音版本,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与记忆。
《蚕妇》原文及拼音
sān léi yì kě wǒ bù zú, (三眠一蜕我不足) qīng chǔ hái jiāo yǎn rú tú. (清晓催开却似图) dà mò fēng yún lǜ yòu qióng, (大漠风云绿又穷) yáng guān zhí shàng zuò qíng fēng. (杨官直上作晴风)
译文:
- 春蚕结茧后便不再长大,清晨时分被唤醒仿佛画中景。
- 沙漠上的绿意渐渐消失,只有杨树在风中挺立。
背景介绍
《蚕妇》创作于唐朝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作者通过描写一位养蚕女子的日常劳作情景,反映了当时普通劳动者面临的艰难处境以及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诗句解析
-
“三眠一蜕我不足” - 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春蚕从孵化到吐丝的过程。“三眠”指的是春蚕一生中经历三次休眠期;“一蜕”则是指每次醒来都会脱掉旧皮一次,整个过程虽然短暂但却极其重要,因为只有经历了这些变化,春蚕才能最终变成蛾子并产卵。
-
“清晓催开却似图” - 清晨时分,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人们便会开始忙碌起来准备新的一天的工作,这里的“催开”可以理解为自然界规律促使万物生长的意思,同时也暗示着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无论贫富贵贱都要遵循自然法则,而“却似图”则让人联想到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展现了乡村宁静美好的一面。
-
“大漠风云绿又穷” - 这一句转向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将视线投向遥远的北方边疆地带。“大漠”指代广袤无垠的沙漠地区;“风云”比喻变幻莫测的政治局势;“绿又穷”则形容尽管环境恶劣但仍然顽强生存下来的绿色植被,整体而言,此句传达出即便在如此艰苦条件下,生命依旧能够绽放光彩的信息。
-
“杨官直上作晴风” - 最后一句则是对前文内容的收束,同时也是全诗情感升华之处。“杨官”即指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直上”形容树木笔直向上的姿态;“作晴风”则意味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挫折也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整句话鼓励我们要像那棵坚强不屈的杨树一样勇敢地迎接每一个挑战。
《蚕妇》不仅是一首赞美劳动人民智慧与勇气的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所拥有的一切,并学会感恩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们,希望通过这次分享能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首优秀的古典诗词背后的故事及其深刻含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