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数据分析家 2025-09-29 谈房产 38 次浏览 0个评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艺术价值,掌握《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资料搜集与分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提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责任感,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圆明园的历史地位与艺术价值,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思考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 讲授法:介绍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及建筑特色。
  • 讨论法:分组讨论圆明园被毁的原因及影响,分享保护文化遗产的观点。
  • 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场景,增强教学效果。
  • 情境模拟:模拟联合国会议,讨论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圆明园历史图片、复原图、相关纪录片片段)
  • 学生分组讨论材料(包括圆明园相关资料、保护文化遗产的案例)
  • 角色扮演剧本(针对情境模拟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圆明园遗址现状的短视频,配以深情解说,营造氛围。
  • 提问引导:“看到这些残垣断壁,你有何感受?圆明园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有何重要意义?”

新知传授(15分钟)

  1. 历史回顾(5分钟):简述圆明园的建造历程、皇家园林的地位及其在世界园林史上的独特地位。
  2. 艺术鉴赏(5分钟):展示圆明园四十景的部分复原图或模型,讲解其建筑风格、园林布局及中西合璧的艺术特色。
  3. 文本解读(5分钟):快速浏览《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提炼文章结构,分析作者运用的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体会其情感表达。

合作探究(20分钟)

  1.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四组,每组负责一个议题:
    • 圆明园被毁的历史原因分析
    • 圆明园被毁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 当今社会如何有效保护文化遗产
    • 个人在保护文化遗产中的责任与行动
  2. 成果展示(10分钟):各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评并补充相关信息。

情境模拟(10分钟)

  • 角色扮演:设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紧急会议”情境,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就圆明园及其他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辩论,提出解决方案。
  • 教师总结:强调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它们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拓展延伸(5分钟)

  • 推荐阅读:《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节选,感受国际友人对圆明园被毁的痛惜之情。
  •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份PPT,主题为“我心中的圆明园”,鼓励创意表达,深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一、历史回顾
- 建造历程
- 皇家园林地位
- 世界园林史地位
二、艺术鉴赏
- 建筑风格
- 园林布局
- 中西合璧特色
三、文本解读
- 文章结构
- 修辞手法
- 情感表达
四、合作探究
- 毁灭原因分析
- 影响探讨
- 保护措施讨论
- 个人责任阐述
五、情境模拟
- 角色扮演
- 保护方案提出
六、拓展延伸
- 《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节选阅读
- “我心中的圆明园”创作任务

转载请注明来自360百科网,本文标题:《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38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